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
《自考视频课程》名师讲解,轻松易懂,助您轻松上岸!低至199元/科!
	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
	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
	课程代码:03709
	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30小题,每小题1分,共30分)
	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。错选、多选或未选均无分。 
	1.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,其代表人物是( )
	A.配第、斯密、李嘉图 
	B.拉美特利、爱尔维修、狄德罗 
	C.康德、黑格尔、费尔巴哈 
	D.圣西门、傅立叶、欧文 
	2.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( )
	A.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 
	B.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 
	C.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 
	D.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 
	3.辩证唯物主义认为,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( )
	A.本质和现象的关系 
	B.内容和形式的关系 
	C.绝对和相对的关系 
	D.可能和现实的关系 
	4.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( )
	A.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 
	B.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 
	C.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 
	D.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 
	5.我国坚持独立自主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( )
	A.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 
	B.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 
	C.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 
	D.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 
	6.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( )
	A.学习书本知识 
	B.进行社会调查 
	C.参加社会实践 
	D.研究实际情况 
	7.“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”。这是一种( )
	A.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 
	B.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 
	C.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 
	D.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 
	8.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( )
	A.感性认识—理性认识—实践 
	B.感性认识—理性认识—感性认识 
	C.感觉—知觉—表象 
	D.概念—判断—推理 
	9.与理性认识相比较,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,一个是形象性,另一个是( )
	A.能动性 
	B.间接性 
	C.客观性 
	D.直接性 
	10.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,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。这是因为( )
	A.真理就是客观规律,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 
	B.真理具有客观性,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 
	C.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,是不断发展的 
	D.真理是具体的,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 
	11.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( )
	A.原始社会 
	B.农业社会 
	C.封建社会 
	D.资本主义社会 
	12.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( )
	A.社会改革 
	B.阶级斗争 
	C.社会基本矛盾 
	D.科学技术革命 
	13.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,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( )
	A.劳动是人的本质 
	B.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 
	C.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 
	D.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 
	14.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。这种观点是说( )
	A.人民群众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 
	B.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 
	C.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 
	D.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 
	15.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( )
	A.社会劳动时间 
	B.社会必要劳动时间 
	C.剩余劳动时间 
	D.个别劳动时间
	16.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( )
	A.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 
	B.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 
	C.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 
	D.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 
	17.资本积累的源泉是( )
	A.资本积聚 
	B.资本集中 
	C.剩余价值 
	D.平均利润 
	18.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中掌握立法权的是( )
	A.国家元首 
	B.政府 
	C.法院 
	D.议会 
	19.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( )
	A.生产资本 
	B.货币资本 
	C.商品资本 
	D.借贷资本 
	20.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,第二部类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( )
	A.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 
	B.第二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 
	C.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 
	D.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和 
	21.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( )
	A.商品价值 
	B.生产成本 
	C.剩余价值 
	D.平均利润 
	22.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( )
	A.股东大会 
	B.董事会 
	C.监事会 
	D.工会 
	23.银行利润的本质是( )
	A.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 
	B.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 
	C.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 
	D.银行收取的服务费 
	24.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( )
	A.“参与制”来实现 
	B.“个人联合”来实现 
	C.资本输出来实现 
	D.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 
	25.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( )
	A.实现经济增长 
	B.促进充分就业 
	C.实现外贸平衡 
	D.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 
	26.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( )
	A.生产的全球化 
	B.贸易的全球化 
	C.资本的全球化 
	D.资源配置的国际化 
	27.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( )
	A.列宁 
	B.斯大林 
	C.布哈林 
	D.托洛斯基 
	28.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( )
	A.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 
	B.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 
	C.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 
	D.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 
	29.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( )
	A.解放和发展生产力 
	B.加强无产阶级专政 
	C.巩固共产党的领导 
	D.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 
	30.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( )
	A.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 
	B.彻底消灭“三大差别”
	C.彻底消灭剥削 
	D.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
	二、多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10小题,每小题2分,共20分)
	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。错选、多选、少选或未选均无分。 
	31.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 ( ) 
	A.相对主义 
	B.经验主义 
	C.教条主义 
	D.折衷主义 
	32.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( ) 
	A.朴素唯物主义 
	B.庸俗唯物主义 
	C.形而上学唯物主义 
	D.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 
	33.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( ) 
	A.对立统一的观点 
	B.普遍联系的观点 
	C.永恒发展的观点 
	D.辩证否定的观点 
	34.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,主要表现在( ) 
	A.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 
	B.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 
	C.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 
	D.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 
	35.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改革性质和特点的有( ) 
	A.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的 
	B.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有序地进行的 
	C.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 
	D.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 
	36.单位商品价值量( ) 
	A.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 
	B.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 
	C.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 
	D.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 
	37.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( ) 
	A.两大部类的平衡 
	B.总供需的平衡 
	C.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 
	D.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 
	38.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有( ) 
	A.土地私有权垄断 
	B.土地经营权垄断 
	C.土地肥沃程度不同 
	D.土地地理位置不同 
	39.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( ) 
	A.卡特尔 
	B.辛迪加 
	C.托拉斯 
	D.康采恩 
	40.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,因为( ) 
	A.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 
	B.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 
	C.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 
	D.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
	三、简答题(本大题共5小题,每小题6分,共30分)
	41.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。 
	42.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。 
	43.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。 
	44.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。 
	45.简述“全人类彻底解放”的内容。 
	四、论述题(本大题共2小题,每小题l 0分,共20分)
	46.试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。 
	47.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。
本文标签:江西自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(http://www.zikao.jx.cn)
《江西自考网》免责声明:
1、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,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。
2、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。联系邮箱:812379481@qq.com







	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
